了解最新行业资讯,跟踪巨头动向
今天我认真读了一遍中本聪写的比特币白皮书,中间有些内容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说的确有点晦涩难懂。我尝试用自己的理解来总结一下这篇论文的大致内容,算是一次致敬和学习吧!
什么是点对点支付呢?比如我们平时在网上买东西,通常都需要通过银行或支付宝这样的金融机构来付钱。但中本聪觉得,这样太依赖这些机构了,万一它们出问题或者想多收点钱,我们就很被动。所以,他想设计一个不需要这些机构的电子货币系统,让买卖双方可以直接交易。
在比特币里,每一枚代币其实就是一个数字签名链。想象你有一张电子钞票,上面有你、上一个持有者和银行的信息,还有他们的数字签名(就像手写签名,但更难伪造)。当你把这张钞票转给别人时,你会在上面加上你的数字签名和你的下一个接收者的信息。这样,接收者就能通过验证这些签名来确认钞票是真的,并且是从你这里转给他的。
但这里有个问题:我怎么知道你没把同一张钞票转给两个人呢?(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支付”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本聪想了一个办法:建立一个公共的交易记录本,记录每一笔交易的时间和内容。这个记录本不是由某个机构来维护的,而是由网络上的所有参与者共同维护的。
怎么保证这个记录本不会被篡改呢?这就需要用到“工作量证明”。简单来说,就是让大家通过做一道很难的数学题来竞争记录每一笔交易的权利。谁最先做出来,谁就能把交易记录到记录本上,并得到一笔奖励(也就是新的比特币)。
这道数学题很难,但验证答案却很容易。而且,为了保持难度,数学题会定期变得更难。这样,想要篡改记录本就需要重新做大量的数学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比特币网络是由很多节点(也就是参与交易的电脑)组成的。当有新的交易时,这个交易会被广播给所有的节点。每个节点都会尝试解那道数学题来记录这笔交易。一旦有节点解出来,它就会把答案和交易一起广播给其他人。其他人验证答案无误后,就会把这个交易加到自己的记录本上,并继续尝试解下一道数学题来记录下一笔交易。
这样,随着时间推移,就会形成一条长长的交易记录链。这条链上的每一笔交易都是被很多人验证过的,所以很难被篡改。
为了鼓励大家参与这个网络并维护记录本的安全性,中本聪设计了两种激励方式:一种是前面提到的解数学题得到的新比特币;另一种是交易费,也就是卖家为了尽快完成交易而付给记录者的额外费用。
如果有人想攻击这个网络怎么办?比如,他想通过做大量的数学题来快速生成一条假的交易记录链。中本聪通过数学计算证明了,只要诚实节点(也就是正常参与网络的节点)控制的算力比攻击者多,那么攻击者赶上并超过诚实节点的概率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降低。所以,只要大多数人都在诚实地参与网络,比特币就是安全的。
其实还有不少细节需要继续研究,但今天就先到这里吧。下次有机会,我会再找时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