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行业资讯,跟踪巨头动向
先来看比特币的 30 分钟图。昨天当比特币反弹到 99,000 附近时,CVD(累积成交量差指标)开始转空,说明有人在这个位置大举做空。然而,价格的下跌并没有跟随 CVD 同步大幅走低,表示市场上有大量买单在吸收空单的抛压。
这样一来,那些在 99,000 左右做空的空头就变成了后续上涨的“燃料”(被迫平空推动价格),最终把比特币价格推到了 102,000 附近。目前价格依然在这个区间里震荡盘整。
昨天美股(尤其是标普 500)也呈现“低开高走”的走势,开盘时表现不佳,但随后小幅走高,没有出现持续性的恐慌下跌。
从盘面来看,这一波反弹还算不错,并没形成连环下挫的局面。相比技术面,我今天更想谈谈宏观政治与经济环境的影响,因为对币圈而言,宏观因素就像“水温”,而币圈好比水里的鱼——水温正常或稳定,鱼才能自在地游;如果水温忽冷忽热,甚至骤然变化,再多的技术分析、项目发展都得暂时靠边站。
在周末,特朗普突然对加拿大、墨西哥放话要加征关税,导致市场神经紧绷。加拿大和墨西哥立刻表态说要报复,但墨西哥随即又跟特朗普通了个“非常友好”的电话,两国暂时达成了缓和,还说会给一个月的缓冲期。舆论猜测加拿大也会很快与美国达成协议。
其实早在特朗普竞选之前,他就扬言要打“关税牌”,所以美元指数一路狂飙,创下几个月来的新高,连 10 月份美联储降息的利好都没能压住这波强势美元。
后来,由于墨西哥和美国的“握手言和”,市场的避险情绪略微消退,美元指数出现回落。
与此同时,美联储继续实施紧缩政策。财政部 TGA(美国财政部一般账户)余额非常高,而隔夜逆回购(RRP)规模也在增加,相当于把市场上流动的资金“锁”住,导致整体流动性减少,风险资产自然面临更大压力。
新任财政部长 Scott Bessent 准备在 2 月 5 号进行季度评估(QRA),说不定会释放一些 TGA 里的存量资金,为市场补充流动性。能否放水、放多少水,都是市场接下来关注的焦点。
1 月底至 2 月初,有人把昨天的下跌称为“黑色星期一”,但其实整体环境还没那么惨烈。全球流动性总量虽然不像前期那样快速上行,但和历史高位比依旧不算太低。
只是最近几周,全球流动性确实出现了拐头向下的苗头——近三个月的增速明显低于过去一年的平均水平,也就是“流动性供应的冲劲”在变弱,这一点对风险资产的信心影响不小。
在这次下跌中,标普 500 的恐慌指数(VIX)涨到 20 左右。对比 2022 年熊市时的高位、乃至 2020 年 3 月份大疫情(312)那会儿飙到 83、2008 年金融危机时的 96,眼下的恐慌程度还算温和。
如果真的出现恐慌值飙到 80 以上的大型踩踏,币圈就更难逃下跌;山寨币可能会跌得更惨。所以要有一定心理预期:真遇到大规模金融危机,币圈肯定会跟着暴跌。
比特币现在已在 89,000~106,000 这个范围震荡了 78 天之久。去年夏天它也曾在 7 万左右的位置横盘 246 天。
目前这波行情里,高点和低点相对都在逐步抬高,看起来比 2024 年夏天“高点、低点同步下移”的情况要乐观一些,还没有明显的“威科夫派发”形态信号。但若政治或经济局势再度恶化,不排除比特币会先跌到 8 万甚至更低,再重新走强。
从长期看,比特币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对法币通胀的对冲。一旦各国央行继续大量印钞,比特币牛市大方向难改。无论它是横盘后再上行,还是先向下诱空到 7.5 万,最终 2025 年左右比特币冲上 18 万美元依旧大概率会实现。
在昨天的下跌中,交易所的 USDC 流入量高达 10 亿美金,是近一个多月来的高点,往往意味着有资金准备抄底。同时,C2C 买币价格也短期冲高到 7.620 一带。
Coinbase 的溢价指数在比特币涨到 10 万后一路走低,2 月初开始再次回升,说明美国散户的购买意愿变强。
去年 8 月 5 号曾大规模买入 ETH 的那批“聪明钱”在昨天也再度加仓,买了价值 1 亿多美金的 ETH。
链上数据显示:
美股其实已经涨了两倍之多,累积了相当明显的回调需求。有指标显示美股资金正在加速流出,而价格却还在高位,这属于典型的“顶背离”信号。万一美股跌个 20%,比特币多半也会跟着跌 20%-30%,到 8 万附近并非危言耸听。
从大趋势看,比特币依然属于牛市赛道,但短期的黑天鹅风险仍在。如果你手上有高倍杠杆多单,建议在比特币反弹到 105,000 或者冲高过程中逢高止盈;如果是低倍杠杆、爆仓价很远,就要设好止损,一旦触及就转成现货,别轻易扛单。
毕竟一旦市场出现“大家以为金融危机来了”的踩踏,短时间内的暴跌能让高杠杆账户瞬间爆仓。理性控制风险,才能在后续的长牛行情里笑到最后。
短期:
长期:
策略: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