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区块链领域相关知识
区块链,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
起源于比特币(一种数字货币),最初由中本聪在2008年提出,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数据技术。
而区块链的起源,从记账开始。
总共分为四个阶段:
专人记账
轮流记账
共同记账
掷骰子记账
第一阶段:专人记账。
钱很重要。因此,钱的走向信息,也很重要。
所以,只要有钱,有挣钱,有花钱,就要记账,不然时间一长,就不知道钱花哪了。
最开始,村子里的大家各自干活、各自挣钱、各自记账。
后来,钱越来越多,账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容易算不明白。
于是,大家挑了一个记账比较好的人,让他专门记大家的账,就不用下地干活了。
这个不干活,只记账的人,大家出一部分钱作为他为大家记账的补偿,并叫他“账房先生”。
这是第一阶段:专人记账。
村民干活,账房先生记账,账本由他保管,记账工作给他补偿。(给他发工资)
第二阶段:轮流记账。
后来,记账机制进化到第二阶段,由专人记账,变成轮流记账。
轮流记账的目的,是防止账本被某一人长时间持有。
因为说不定有一天,“账房先生”想挪用公款,销毁部分帐目,大家却没有证据说明他是故意的。
各种政府财政部门的贪污新闻,就是最好的佐证。
专人记账的机制有漏洞,于是催生了轮流记账机制。
但是这还不够安全,于是财务制度继续进步,出现了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共同记账。
第三阶段,共同记账,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自己的账本。
任何人改动账本都必须要告诉其他人,其他人也会在自己的账本上做同样的记录。
但是如果发现新改动的账目不对,可以拒绝接受。
然后就以大多数人都一致的账目为标准。
好处是账目非常明细,避免造假;
缺点是非常繁琐,效率很低。
这是第三阶段,轮流记账。
到这里,记账机制很久都没有变化。
直到2008年中本聪提出“区块链”,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
记账机制,进入了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掷骰子记账
第四阶段:用掷骰子的方式,随机去决定谁是记账的人。
记账的人如何获得报酬:
从记账的总额当中,划出一定的比例去给他奖励。
记账之后,其他人审核。
审核通过后,每个人抄录一份自己保存。
这就是区块链的起源,从专人记账,到轮流记账,再进步到共同记账。
最后区块链技术出现:掷骰子记账。
最后。
说说区块链技术诞生的目的。
这种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去中心化。
现代社会的记账机制是依赖银行,银行是中心。
没有银行,记账机制就会崩溃。
我们挣多少钱,花多少钱,没人记录,就容易乱套。
去中心化,就是为了不依赖任何人,任何机构,只依靠合理的记账机制和信任机制,使其健康稳健的持续运转下去。
区块链记账的核心目的之一,是实现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这种机制有三个特点:
第一,共识机制:记账的人们有共同的认知。
第二,去中心化:没有权力更大的中心机构(没有各种银行机构)。
第三,机制通过机会规则设定,建立信任。
以上,是区块链技术的起源,和账本机制的进化过程。
理解了作为货币背景的区块链技术原理,才有可能真正开始理解风口上的比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