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区块链领域相关知识
Web3 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网络,它正在重塑互联网的未来格局。2014 年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 Gavin Wood 第一次提出了 Web3 的概念。
Web3 的核心是为了解决数字世界中数据权属和价值表达问题,可满足产业和社会对平台去中心化、消除数据和应用孤岛、建构数据治理框架等能力要求。目前,Web3 虽尚未拥有明确的定义,但不同业界对其有不同的理解。
在产业界,腾讯至信链负责人王乐庆认为,“Web 3.0 要解决的是资产传递及流转问题,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非沉浸式的元宇宙。有了 Web 3.0,等到 VR、AR 成熟了,再把他们融合到一起,自然而然就变成了一个元宇宙。” 谷歌的前 CEO 埃里克・施密特将 Web 3.0 描述为一个集合众多应用的集合,这些应用程序都相对较小、其数据以云形式存储、运行速度快、可定制性强,并且可以在任何设备上运行。科技创业者兼投资人 Chris Dixon 则把 Web 3.0 描述为一个建设者和用户的互联网,数字资产则是连接建设者和用户的纽带。证券机构中信证券认为 “Web 3.0 是以区块链等技术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形态,被看作是未来互联网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东吴证券则认为 “Web 3.0 致力打造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用户主导、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态。
在学术界,研究机构 Messari 研究员 Eshita 把从 Web 1.0 到 Web 2.0 再到 Web 3.0 的演变描述为:Web 1.0 为 “可读”,Web 2.0 为 “可读 + 可写”,Web 3.0 则是 “可读 + 可写 + 可拥有”。《纽约时报》的约翰・马考夫则将 Web 3.0 称为 “智能 Web”,强调机器辅助的信息理解,提供更有成效和更直观的用户体验。天津大学教授李克秋表示,在 Web 3.0 时代,用户所创数字内容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都归属于用户,用户所创造的价值可以由用户自主选择与他人签订协议进行分配。
Web 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科学家 Tim Berners-Lee 于 1989 年提出,最初设想是将互联网的资源在一个网页里直观地表示出来,且资源可以在网页上相互链接。Web 1.0 是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大约存在于 1991 年至 2004 年之间,其特点是静态的网页内容和有限的用户互动,被称为 “只读” Web。Web 1.0 阶段的代表性公司是网景、雅虎、美国在线等;在中国,则是以新浪、网易、搜狐为代表的门户网站。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当一些 Web 1.0 网站引入 “社交” 功能时,web1.0 开始向 web2.0 过渡。Web 2.0 对应的是移动互联网,用户不再只是内容接收方,可以在线阅读、点评、制造内容,成为内容的提供方,还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沟通。Web 2.0 阶段代表性公司是 FAGMA 等互联网平台公司,以淘宝、美团、滴滴为代表的服务中介平台和以微信、微博、抖音为代表的内容社交平台。然而,Web 2.0 受到大型科技公司的垄断,用户无法控制自己的数据或数据的保存方式。
Web3 如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彭博社认为 Web3 的定义是非常模糊的,但 Web3 围绕着去中心化的概念展开,并且通常包含区块链技术,例如各种 Crypto 和不可替代的代币(NFT)。Web3 除了上述的元素之外,目前也有一些人认为 Web3 也需要有 DAO 以及 DeFi。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是由编码为计算机程序的规则构建的组织,透明且由组织成员控制,不受中心化机构影响。去中心化金融(DeFi)是 Web3 另一个关键概念,通过在区块链上使用智能合约来提供金融工具,而无需依赖经纪商、交易所或银行等中介机构。
Web3 共有六大特点,分别是:去中心化运行、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数据确权与授权、服务不中断、隐私保护与抗审查、准入门槛低。去中心化运行意味着没有固定的中心机构参与,不会有平台滥用权力进行作恶。数据确权与授权使用户在 Web3 平台上产生的内容和区块链游戏里的装备属于用户自己,还可以授权给其他平台使用。隐私协议与抗审查能保护用户个人真实信息,审查机构难以追踪。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只需一个去中心化钱包,就可以使用大部分应用。服务不中断是因为区块链网络是去中心化的,只要还有节点在运行,服务就不会中断。准入门槛低,使用 Web3 的金融服务不会审查征信和资产,借贷只需有抵押品即可。
Web3 的应用领域包括数字货币和支付、去中心化金融(DeFi)、数字身份和身份验证、去中心化应用(DApp)等。Web3 生态系统涵盖了多个领域和项目,包括区块链平台如以太坊、波卡、比特币等;去中心化金融领域如 Uniswap、Compound、MakerDAO 等;去中心化应用如 CryptoKitties、Decentraland、Brave 等;去中心化存储如 IPFS 和 Filecoin;数字身份和身份验证项目如 uPort、Civic 等;去中心化治理项目如 Aragon、DAOstack 等;跨链技术和互操作性项目如波卡、Cosmos 等;加密货币钱包如 MetaMask、Ledger、Trezor 等;开发工具和框架如 Truffle、Remix、Hardhat、Web3.js、Ethers.js、React、Next.js 等;还有社区和开发者生态系统。
虽然目前 Web3 的应用还相对较少,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它有望逐渐走向普通大众,为用户带来更加开放、自由和安全的互联网体验。
功能:链上通讯应用实现了钱包地址间的双向通讯、DAPP 向钱包地址发送通知以及创作者向社区发送通知三个维度的通讯。以 Push Protocol 为例,其界面中的 Inbox(收件箱)板块展示钱包地址收到的所有消息,频道板块则聚集各个 DAPP 频道,如 MakerDAO 通过频道让用户了解治理提案的状态更新。由于链上存储成本昂贵,目前链上通讯应用主要采用链下存储方式,通讯记录无法享受和链一样长的时间维度。
代表项目:
Push Protocol:此前叫 EPNS,部署在 Ethereum、Polygon 网络。是链上通讯应用中唯一已发布通证的项目,基于 PUSH 进行治理。至今完成了 1150 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 Jump Crypto、Sino Global、ParaFi Capital 等。
XMTP:是链上通讯应用中融资额最高的项目,总融资额达到 2500 万美元,投资方包括 a16z、Coinbase Ventures、StarkWare、Alchemy 等。从官网和文档细节来看,XMTP 有比较明显的技术风,项目进展比较缓慢,今年 9 月份刚刚发布 litepaper。
功能:Web3 邮箱与常见邮箱最大的区别在于支持钱包地址登录,使用同一个钱包地址可登录 DEX、NFT 市场及 Web3 邮箱等,即一个通用的 DID。Web3 邮箱在功能上与传统邮箱差异不大,但一般比较强调隐私功能,支持对邮件、收件箱加密。此外,用户通过出售自己的注意力来获得收益的趋势也在 Web3 邮箱中显现,如 Mail3.me 通过奖励 NFT 来激励用户打开邮箱通知,Ethermail 即将到来的订阅功能允许用户通过广告商定位收件箱来赚取通证。
代表项目:Skiff、Mailchain、EtherMail、Mail3.me、Hashmail、Dmail、MetaMail。
功能:Web3 财库管理工具一般通过钱包地址创建与登录账号。与传统资管平台相比,最大优势是数据公开透明,持有的通证和 NFT 资产、资金的流入流出一目了然,无法隐藏。此外,大部分支持多签管理,即财库由多个钱包地址管理,当要花费财库资金时,必须获得管理地址中多个地址的签名(如 3 个地址中的 2 个),交易才能执行,这样能提高财库资金安全性,避免传统机构中的资金挪用等问题。这些平台除了提供资金的多签管理功能外,主要支持支付功能。以 Utopia Labs 为例,可以在上面创建 Payment Plan(经常性支付计划,相当于一个支付模板),然后在 Generated Payments(生成的支付计划)中对 Payment Plans 进行一键支付或批量操作,节省时间精力和 gas。
代表项目:Safe、Zebec、Coinshift、Multis、Tres、Headquarters.、Reveel、Utopia Labs、Snowflake、Parcel、Momentum Safe。
元宇宙:元宇宙是一个共享的虚拟世界,用户可以在其中互动、创造和探索。它结合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社交媒体元素,提供身临其境且交互式的体验,具有沉浸感、相互连接性、创造力等特征。元宇宙将推动进入第三代互联网,从 PC 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元宇宙互联网,在能源元宇宙、农业元宇宙、金融与投资元宇宙、地产元宇宙、职业教育元宇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元宇宙的发展能提高真实感、互动性、开放性,是未来十年最值得关注的技术发展之一。
NFT:NFT 是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发行、交易和存储的资产,包括数字货币、加密艺术品、虚拟土地、游戏道具等。数字藏品的价值通常由稀缺性、独特性、历史价值和社会认可度等因素决定。NFT 的发展能提高质量、流动性、社会性,是踏入 Web3.0 的重要一步。
DeFi:去中心化金融(DeFi)是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之上的一种金融系统,它可以实现去中心化的金融交易、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体系相比,更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度高、开放性强、自由度高等特点。DeFi 的发展能提高安全性、效率、多样性,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服务。
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是由编码为计算机程序的规则构建的组织,透明且由组织成员控制,不受中心化机构影响。DAO 的发展能提高合法性、协作性、多元性。
Web3 应用:Web3 应用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应用,具有提高用户体验、安全性、创新性等特点。Web3 应用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数字货币和支付、去中心化金融(DeFi)、数字身份和身份验证、去中心化应用(DApp)等。
资产:DePIN 将硬件服务或数据转化为代币化资产,在去中心化存储技术的支持下,数据存储在由众多节点组成的去中心化网络中。例如,Filecoin 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存储网络,用户将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上,并获得 Token 奖励。Storj、Arweave 和 Sia 等项目也参与存储,共同构建了一个可靠的去中心化存储体系。这种代币化资产模式促进了交易和质押,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方式和收益机会。
参与者:DePIN 的参与者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由传感器、设备等物理设备甚至整个系统组成的节点生态系统共同构建了一个有凝聚力的网络。用户通过部署硬件设备成为网络的一部分,如 Helium 通过物联网设备提供无线网络服务,用户部署热点设备获取 Token 奖励;DIMO 致力于将汽车数据通过去中心化网络共享,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车辆管理解决方案。这种多元化的参与者组成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粘性,推动了 DePIN 的发展。
场景:DePIN 满足现实需求,其应用场景广泛。在计算领域,包括存储、实际计算和数据检索基础设施。存储方面,去中心化存储基础设施允许将数据存储在数千个不同的节点上,而非传统的中心化服务器,如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 Web2 数据中心 / 云选项。实际计算领域,随着人工智能项目推动的计算需求增加,该领域发展迅速,如 GPU 计算的去中心化节点提供商 Aethir 最近完成了节点销售,仅在第一个小时内就筹集了超过 6500 万美元。数据检索方面,虽然面临挑战,但 Filecoin Saturn 和 Fleek 等项目正在解决这个问题。在能源领域,DePIN 可以实现点对点能源交易,如在岛屿相距遥远且不连贯的群岛开发分散式电网,具有巨大的碳信用潜力。关注购买者数量、交易价值和频率,DePIN 在未来有望实现网络的指数型增长。
算法:AI 与 Web3 的融合带来了新的算法应用。利用智能合约实现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自动化与动态化,例如去中心化人工智能平台将 AI 算法和 Web3 技术相结合,用户自主上传数据,AI 算法处理数据并生成模型,具有完全去中心化的特点。智能合约 AI 则是当智能合约与 AI 相结合时,创建一种基于 AI 的智能合约,可以根据 AI 算法动态调整其规则和条件,使合约更加智能化和灵活化。
算力:整合 GPU 算力,为 AI 提供支持。Aethir 等项目通过去中心化节点提供计算能力,为 Web2 和 Web3 上的游戏和人工智能提供算力。同时,Onchain AI 可以利用智能合约实现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自动化与动态化,而区块链技术为 AI 的各个方面提供了透明化和可验证化的解决方案,如 zkML/opML。AI 模型、GPU 算力、数据喂养以及数据标记等关键要素都可以整合到区块链里面。
可验证性:提供透明化和可验证化的解决方案。区块链技术可以为 AI 提供更好的保护和安全性,AI 模型可以储存在区块链上,并可以通过智能合约为模型提供安全的访问。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金融、医疗等需要高度私密性的领域。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在 Web3 中通过开发强大的安全解决方案,如 AI 驱动的验证系统和隐私保护机制,以及预测分析,提高了智能合约的可验证性。
Web3 社交:Web3 社交展现出社交货币化的爆发力。一方面,Web3 社交强调抗审查性与安全性,如 Lens 协议和 Nostr 协议以及依托这俩协议所产生的社交产品,代表了不同的方向和特点。Lens 协议将社交数据和信息变成资产,引入经济模型,促进人们在 Web3 社交中获益,如用户创建可重复使用的交互式 profile NFT,保存用户所发布的内容、评论、点赞和转发,钱包地址与个人资料相关联。Nostr 协议坚持信息只是信息,去中心化抗审查,用户掌握账户私钥,就掌握了账户的所有数据,可在搭载在 Nostr 协议上的各种第三方应用上自由迁移。另一方面,Web3 社交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隐私和安全保障,如用户可以使用匿名账号进行操作,社交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有非广告外的经济奖励,用户自己掌握自己的社交资料和数据,可以多平台迁移。
DeFi 衍生品:金融场景永远是区块链最匹配的高价值和有 Real Yield 的应用。GMX 的全局共享流动池,Gains 资本利用率高效的合成方案等持续引领市场。Aevo 和 Whales 的期货协议也带来了 Pre-market 的爆发。DeFi 衍生品在金融市场具有巨大潜力,如 Chainlink 为 DeFi 衍生品市场推出低延时预言机服务,保障了 DeFi 衍生品市场的安全,为 Web3 带来巨大价值。同时,随着 DeFi 的快速发展,整个利率衍生品市场已从最初的单一机制,衍生到 CLOB、vAMM、债券 AMM 等交易模式,试图推动链上生态的繁荣。
ETH L2 Summer:技术流与市场流竞争白热化。随着 Starknet/zkSync/Scroll/Blast 的上市,ETH+L2 生态群不断壮大。技术流与市场流两种方向的竞争,使得 L2 的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关注标的包括 Starknet、zkSync、Scroll、Blast、Manta 等。
模块化公链:标志着区块链向模块化快速迭代。随着 Celestia 的上线,DA 层的市场占有率有脱离以太坊独家垄断的迹象。OP Stack、Polygon CDK 等提供了成熟的智能合约架构,行业也在结合比特币前沿的 BitVM 论文做比特币 DA 化的探索。例如共享 / 去中心化定序器、RaaS 服务等细分子领域的发展,都标志着区块链向模块化快速迭代。关注标的有 Celestia、Altlayer、Dymension、Avail、Fuel、Espresso 等。
BTCfi 爆发:释放比特币流动性,承载千亿市场。BTC 流动性释放的价值巨大,铭文的叙事之后,是 BTC 的 L2 与 BTC 应用的浪潮。随着比特币的流动性有望被释放 10% 以上,BTCfi 会承载一个 1000 亿美金以上的市场。关注标的有 Stacks、Merlin、B² Network、Chainway 等。
Restaking:共识套娃乐高,助力新兴区块链项目。在模块化区块链叙事中,Restaking 可以帮助新兴区块链项目在启动阶段获得合适的安全性,避免采用过高代币排放通胀的不健康代币机制。比特币生态以 Babylon 为主,以太坊则是 EigenLayer 领头,在 LSD 的叙事上衍生出 LRD 的叙事。关注标的有 Eigenlayer、Babylon、Renzo、Puffer、Pendle 等。
Gamefi 第二个周期:更具可玩性,脱离纯庞氏属性。MPC 钱包的大规模普及,扩大了用户群体。经过三年迭代,具备更多可玩性的游戏,将比前辈具备更强大的用户捕获能力。更丰富的游戏内容,会使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增加,逐步脱离上个周期的纯庞氏属性。关注标的有 Illuvium、Space Nation、Lumiterra、Matr1x 等。
上一篇:web3外包开发框架及特点
下一篇:个人如何创建Web3区块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