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

分享区块链领域相关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加密资讯>区块链技术
全部 2538 社区战报 31 空投项目 197 行业快讯 968 交易所动态 234 区块链技术 338 Pi Network专区 770

深度对话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员:解析以太坊货币属性演进

时间:2024-12-15   访问量:1007

近期,Cryptoria和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员Mike Neuder就以太坊的货币属性及其演进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从最初的工作量证明到现在的权益证明,以太坊经历了多次重大升级,每次变革都在重塑ETH的货币属性。作为以太坊基金会的核心研究员,Mike深度参与了以太坊的经济模型设计,他的观点为我们理解ETH的货币属性演进提供了独特视角。





 

1. 从合并前后看ETH的货币属性变迁

 

以太坊在2015年推出时,每个区块奖励5ETHMike说,以太坊在合并之前就经历了几个重要的货币政策变革:

 

1.区块奖励从5 ETH降至3 ETH,后又降至2 ETH这些调整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基于网络安全性和通胀率的综合考虑。Mike强调,早期较高的区块奖励主要是为了激励矿工参与,随着网络价值提升,可以逐步降低发行量。

 

2. EIP1559机制的引入开始销毁部分交易费用。这一创新性机制在加密货币领域开创先河,通过销毁基础费用来平衡通胀压力。同时,它还优化了费用市场,使交易定价更加透明和可预测。Mike指出,这一机制的设计初衷是让ETH持有者能够从网络使用中受益。

 

3.从工作量证明(PoW)转向权益证明(PoS),使以太坊的能源消耗降低了99.98%这不仅是共识机制的改变,更是对ETH经济模型的根本性重构。Mike特别指出,降低能源消耗并不会影响网络安全性,因为PoS的安全性来自于经济激励而非硬件投入。

 

合并后的两个重要升级进一步完善了ETH的经济模型:

 

Capella升级带来了质押提款机制,这给了投资者更大的灵活性。正如Mike所说:"提款机制的激活让更多人愿意参与质押,因为他们知道资产不会被永久锁定。"质押率因此从15%快速上升至25%。更重要的是,这一机制的激活展示了以太坊在重大升级中保持稳定性的能力,增强了市场信心。

 

Dencun升级则通过引入blob空间为二层链扩容提供了更经济的数据发布方案。这次升级使二层链的交易成本降低了约100倍,虽然可能减少ETH的销毁量,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生态发展。Mike特别强调,这种取舍反映了以太坊优先考虑用户体验和生态发展,而非短期的代币经济学指标。

 





2. 质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平衡

 

当前以太坊约28%ETH用于质押,这一比例远低于Solana(68%)等其他PoS公链。Mike认为这种相对较低的质押率实际上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

 

历史成因ETH在转型PoS之前就已在DeFiNFT等场景建立了广泛应用。许多用户习惯于将ETH用于交易和投资,而非质押获取收益。这种多样化的使用场景实际上增强了ETH的货币属性。Mike指出,过于集中的质押可能反而不利于生态的健康发展。

 

准入门槛:单独运行验证者需要32 ETH的最低质押量,这对大多数用户来说门槛不低。虽然有质押池可以降低门槛,但也带来了额外的中心化风险。Mike表示,这个门槛设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目的是确保验证者有足够的经济激励维护网络安全。

 

机会成本考量:当前质押年化收益率约为3%,而DeFi等场景可能提供更高收益。在高利率环境下,质押收益的吸引力相对较低。不过,Mike预计随着宏观环境变化和质押ETF的推出,质押率可能会快速提升。

 

质押衍生品的影响:最近备受关注的再质押项目虽然提供了更高收益,但Mike对此持谨慎态度。他认为再质押虽然创新,但其真正的价值和风险还需要市场检验。

 

Mike特别强调,避免过高的质押率对维持ETH的货币属性至关重要:

 

-过高的质押率可能导致大部分ETH被锁定,影响市场流动性

-避免流动性过度集中在质押衍生品,维持原生ETH的核心地位

-防止单一质押服务提供商占据主导地位,保持系统的去中心化

-确保足够的流动性用于DeFi等创新应用场景

 





3. 双重供应调节机制的意义

 

以太坊通过发行和销毁形成了独特的双重供应调节机制,这种设计展现了其在货币政策上的创新思维:

 

发行端通过质押奖励维持网络安全。当前以太坊每年通胀率约为3%,这些新发行的ETH用于奖励质押者维护网络安全。Mike指出:"这就像城市预算,我们必须支付一定成本来确保网络正常运行。"与比特币相比,这种机制更具可持续性,因为即使在区块奖励接近于零时,网络仍然可以通过质押奖励维持安全性。

 

销毁端则通过基础费用销毁机制吸收过剩需求。在网络拥堵时期,更多ETH会被销毁,可能出现通缩。blob费用的引入增加了新的销毁渠道。Mike强调,这种机制不仅平衡了供需,还为ETH持有者提供了分享网络价值增长的途径。

 


动态平衡:这种双重机制较比特币的固定供应更具灵活性。Mike认为这有助于应对不同的市场周期:"在经济繁荣时期,高额手续费带来更多销毁;在低迷时期,较低的发行量也能维持网络安全。"这种自适应性使以太坊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

 

长期可持续性:与比特币在2140年后完全依赖交易费用不同,以太坊的双重机制提供了更可持续的经济模型。Mike指出,这种设计避免了"费用悬崖"问题,即区块奖励消失后网络安全性可能面临的挑战。

 

关于"超声波货币"(ultrasound money)的说法,Mike持谨慎态度。他认为ETH的价值主张不应过分依赖通缩预期,而应关注其作为去中心化、无需许可的货币资产的根本属性。这种务实的态度也反映在以太坊的经济政策设计中。






4. 未来发展方向

 

在讨论以太坊的未来发展时,Mike特别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方向:

 

1. 以rollup为中心的扩容路线不仅提升了网络性能,更扩展了ETH的货币属性:

 

-作为结算层的ETH保持了其价值储存功能

- Layer 2生态的发展扩大了ETH的使用场景

-保持去中心化的同时实现可扩展性

 

2. Proto-danksharding的实施将显著降低二层链的数据发布成本:

 

- blob空间为Layer 2提供了经济的数据可用性解决方案

-新的费用机制确保网络资源的有效分配

-为未来完整分片做好铺垫

 

3. 创新与安全的平衡


-谨慎评估新特性对网络安全的影响

-保持技术创新与经济模型的协调

-确保升级不损害ETH的货币属性

 

最重要的是维持"无需许可"(permissionless)特性。正如Mike所强调:"如果没有抗审查性和可信的去中心化,我们构建的东西实际上并没有与传统金融真正区分开来。即使资产被转移到二层链,用户仍然保持对资产的完全控制权。"

 

4. 生态系统发展


-支持创新性金融应用的发展

-促进二层链生态的多样化

-维护原生ETH在生态中的核心地位

 

对于ETH是否会成为日常支付工具,Mike保持务实态度。他认为ETH的价格波动性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但这不影响其作为加密经济基础设施的价值。通过支持去中心化稳定币和其他金融创新,ETH可以在不直接用于日常支付的情况下,仍然发挥重要的货币功能。

 

5. 机构应用方面,它认为质押以太币ETF可能带来新的机构资金,但需要平衡机构参与和去中心化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巨头持份过多而影响以太坊网络的中立性和开放性。

 




结语

 

通过这次深入对话,我们看到以太坊在保持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在谨慎平衡各方利益,努力构建一个兼具效率与去中心化的货币系统。从最初的PoW到现在的PoS,从单一一层链扩展到二层链生态,ETH的货币属性正在经历持续演进。

 

尽管ETH可能不会直接成为日常支付工具,但其作为抗审查、无需许可的数字货币的定位正在逐步深化。在加密货币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太坊展现出的创新思维和务实态度,或许正是构建下一代金融系统所需要的。

 

通过合理的经济设计和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太坊正在证明一个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系统不仅是可能的,更是可持续的。这种平衡技术创新、经济激励和去中心化的努力,将继续指引以太坊的未来发展方向。


上一篇:比特币与山寨币的动态反转:新周期的到来

下一篇:暴涨996%!比特币飙升!川普家族加仓3.5亿以太坊,ETH要冲5000?NEIRO翻盘?PNUT和MEW值得持有?一起来看看!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社区客服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